安全衛士抗體是如何抵御外來入侵
發布日期:2019-02-26 瀏覽次數:887
安全衛士抗體是如何抵御外來入侵
人類生活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受到一些類似抗原物質的侵擾,從而使機體致病。為了抵御這些外來侵擾,使自身得以繼續生存,人體必須形成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多種相應的特異性抗體以抵抗外界的抗原物質,才能免遭其害,保護自己。
抗體是一類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抗體按其反應形式分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調理素、中和抗體、補體結合抗體等。按抗體產生的來源分為正常抗體(天然抗體),如血型ABO型中的抗A和抗B的抗體,和免疫抗體如抗微生物的抗體。按反應抗原的來源分為異種抗體,異嗜性抗體,同種抗體和自身抗體。按抗原反應的凝集狀態分為*抗體IgM和不*抗體IgG等。抗體在醫療實踐中應用甚為廣泛。如用于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臨床上用丙種球蛋白預防病毒性肝炎、麻疹、風疹等,上用抗Rh免疫球蛋白預防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癥。診斷上如類風濕因子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抗核抗體(ANA)、抗DNA抗體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抗精子抗體用于原發性不孕癥的診斷等;治療上如毒素中毒用抗毒治療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療等。
19世紀后期,V 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研究發現,用白喉或破傷風毒素免疫動物后可產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質,稱之為抗毒素(antitoxin),隨后引入“抗體”一詞來泛指抗毒素類物質。抗體(antibody,Ab)是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是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功能。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電泳方法將血清蛋白分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組分,并發現抗體主要存在于γ區,因此抗體又被稱為γ球蛋白。隨后,經1968年和1972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和圈際免疫學會聯合會討論決定,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一命名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可分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型Ig(membrane Ig,mlg)。Sl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組織液中,行使抗體的各種功能;mlg主要構成B細胞膜表面的抗原受體 [4] 。